在臺通課程所選的閱讀文章中,這段選文往往是最令人難解的。我自己大一時也不能夠摸清楚柯志明的論證架構。去年第一次帶讀書會時,第二次閱讀柯志明的這一緞紋章,才算弄懂了柯志明的基本論證。
今年讀書會的學弟妹對於這篇文章仍然是有讀沒有懂,所以做了這張表格分析給學弟妹參考。這份表格大概花了我四個小時才完成。雖然說柯的基本論證架構我已經弄懂了,但要如何製表,如何呈現仍然花了不少時間考慮。另外,我幾乎把這一大段1/2甚至2/3以上的內容放入表格中,打字也佔去不少時間。
雖然我明年應該沒有機會再帶臺通讀書會。但製作這表格也算有所收穫。我原以為去年已經搞懂了柯志明的論證。但在做表格時才發現我還是將柯志明的某一段論證搞錯了。這也算是應驗了Francis Bacon的名言:「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to be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
柯志明《米糖相剋》頁129-143的論證分析
Many years later, as he faced the firing squad, Colonel Aureliano Buendía was to remember that distant afternoon when his father took him to discover ice.
Taiwan Historian Network
Saturday, May 21, 2011
Friday, May 20, 2011
05-20 讀書:從個人經驗談閱讀歷史學文章的要領
李家同與《達文西密碼》:閱讀要有方法
帶了兩年的臺通讀書會,我發現除了把握不住出題方向以外,閱讀能力的欠缺是每一年學生的共同問題,學生的摘要往往看不到重點,無法分辨文章的性質,或抓不到作者的論證結構。當代許多名人亦不乏此問題。如李家同稱《達文西密碼》是一本爛小說,書的所要表達的是「耶穌曾結婚」,這樣的說法顯示李家同根本沒有搞清楚《達文西密碼》的性質是一本「小說」,耶穌結婚只是作為他鋪陳情節的背景,小說重點不在於此。而他也沒有搞清楚古典小說與現代大眾文學的差異何在。李家同不了解讀物的性質,說明了他欠缺閱讀的方法。
如果看不到文章的主題、文章的性質、文章的理路,不能理解作者的用詞、作者的論證乃至作者的侷限,就無法做出好的摘要。原本是一塊排骨,卻成了一團肉泥。這樣的閱讀自然無法應付考試、書評作業、研究回顧的要求,乃至從各家說法中統整出自己的史觀。
閱讀能力是文史學生的基本能力
閱讀能力本質上需要長久的累積與練習,這涉及邏輯、想像、記憶、分析、組合等能力。目前國高中考試的題型如選擇題、問答題、是非題,並無法訓練學生達成這些能力,加上往往有現成的講義、自修,跟本不需要學生自己思考、整理課文內容。學生是背誦割裂的史實抑或統整性的理解?往往無法分別。而作文訓練往往流於情感的表達、文章的結構,而非理性、論證能力的養成,這也使學生在面對大學申論題時感到困難。這或許是造成現在閱讀/分析能力的原因。這是文史科系學生的基礎能力,但卻往往是一般教學無法顧及的。閱讀能力的下降也不可避免地造成文史科系學生程度的下降。
閱讀術,我該看哪一本?
關於閱讀術,最基本且標準的「教材」應當是 Mortimer J. Adler 與 Charles Van Doren 合著的《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講的是現代文本的閱讀。閱讀這本書時,可以一邊作做階層式筆記,並且將書中所提的方法運用在自己的閱讀上。網路上已經有不少這本書的選錄、摘要或評介,可以參考。
如果要讀這本書,我建議可由第五章「做一個自我要求的讀者」開始讀起,在閱讀時檢討自己過去的閱讀習慣、經驗,然後再開始閱讀整本書。關於中國古籍(尤其是思想方面的古籍),則可參考《朱子語類》中「總論為學之方」、「讀書法」與徐復觀〈我的讀書生活〉一文。
市面上有許多以速讀,或一個月讀完數十本書為訴求的著作,就歷史學系學生而言,我並不推薦這些著作。因為這些書多半是商務界人士撰寫,他們的需求是閱讀商業、趨勢出版品,這些出版品往往不夠「硬」,沒有縝密的論證、複雜的概念、細緻的史實。這些商務書作者的目標是透過一本輕鬆的書傳達幾個關鍵的概念,這些書自然可以用速讀乃至其他方法閱讀,因為書中的論證大部分是可以用過即丟的東西。但這些方法並無法滿足歷史學的閱讀要求:了解文章的主題、論證、記憶重要的史實、制度與其意義,甚至與其他學者的相關論述進行比較。歷史學要求對文章進行縝密、精細的閱讀,觀照文章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基礎性文章的閱讀更是如此。
閱讀的核心問題
以下是幾個從《如何閱讀一本書》第五章摘出的問題,我個人認為這是整本書的keystone,如果覺得《如何閱讀一本書》太厚、太枯燥乏味、太過老生常談以 致於不屑一顧,不妨將以下這幾點放在心裡,並在每次閱讀時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
思考方法的訓練
除了閱讀的技巧,思考的方法也是相當重要的一個議題。一般沒有受過訓練的思考偏向於聯想性的思考,但答題、寫作時往往需要邏輯性、架構性的思考。大前研一的《思考的技術》是我個人邏輯性/架構性思考的入門書。它的核心是麥肯錫的金字塔思考術,相關的著作亦不少,但我以為只需要讀一本掌握概念即可。
思考本身是多元的,在做歷史學閱讀時,往往也會有需要聯想性思考、比較性思考的時候,但如果欠缺邏輯性╱架構性思考,往往不能夠解析出文章的理路、以及特定史實的條件,這會使在比較、統合時做出錯誤的類比、延伸,這樣的思考自然混雜、沒有重點,在表達時也就會讓閱聽者摸不清所表達的事物。
我的閱讀方法
最後,仍列一些我個人閱讀文章時的方法:
結語:歷史學是你想要的嗎?
最後,是時間分配的問題。時間管理的方法,市面上有很多商務書籍可以參考。但最根本的問題是,你的志趣何在?你要把什麼當作生活的重心?你把你面對的問題、課業或是挑戰給予多少的優先性?
人自然會對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做出最妥當的安排、規劃,給予足夠的時間,找最好的方法,使自己的努力得到最大的效用。當我們覺得事情做不好、時間不夠的時候,往往是因為我們不重視這件事。當我們發現,怎麼樣也沒辦法讓課業在自己的生活中佔有一席之地,那麼應該要開始思考就讀歷史學系是否是自己所想要的?如果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又該是如何?該如何達成?如果只是為了一張文憑,為什麼要念歷史學系?思考這些問題並不是要對自身或是歷史學進行否定,而是每個人必須找到他真正的志向跟興趣,並且去追求它,這樣的生活才會有樂趣。如果歷史學真的不是自己的志趣所在,那應該要開始尋找自己真正的志趣與渴望,充分利用己有的一切去追求它。私意以為,這才是對待人生的態度。
參考書單:
Mortimer J. Adler, Charles Van Doren 著,郝明義、朱衣譯,《如何閱讀一本書》。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3。
徐復觀,〈我的讀書生活〉,《文星》第四卷,第六期(1959.10.01)
黎靖德編,《朱子語類》。
大前研一著,謝育容、劉錦秀譯,《思考的技術》。臺北:商周出版,2009。
帶了兩年的臺通讀書會,我發現除了把握不住出題方向以外,閱讀能力的欠缺是每一年學生的共同問題,學生的摘要往往看不到重點,無法分辨文章的性質,或抓不到作者的論證結構。當代許多名人亦不乏此問題。如李家同稱《達文西密碼》是一本爛小說,書的所要表達的是「耶穌曾結婚」,這樣的說法顯示李家同根本沒有搞清楚《達文西密碼》的性質是一本「小說」,耶穌結婚只是作為他鋪陳情節的背景,小說重點不在於此。而他也沒有搞清楚古典小說與現代大眾文學的差異何在。李家同不了解讀物的性質,說明了他欠缺閱讀的方法。
如果看不到文章的主題、文章的性質、文章的理路,不能理解作者的用詞、作者的論證乃至作者的侷限,就無法做出好的摘要。原本是一塊排骨,卻成了一團肉泥。這樣的閱讀自然無法應付考試、書評作業、研究回顧的要求,乃至從各家說法中統整出自己的史觀。
閱讀能力是文史學生的基本能力
閱讀能力本質上需要長久的累積與練習,這涉及邏輯、想像、記憶、分析、組合等能力。目前國高中考試的題型如選擇題、問答題、是非題,並無法訓練學生達成這些能力,加上往往有現成的講義、自修,跟本不需要學生自己思考、整理課文內容。學生是背誦割裂的史實抑或統整性的理解?往往無法分別。而作文訓練往往流於情感的表達、文章的結構,而非理性、論證能力的養成,這也使學生在面對大學申論題時感到困難。這或許是造成現在閱讀/分析能力的原因。這是文史科系學生的基礎能力,但卻往往是一般教學無法顧及的。閱讀能力的下降也不可避免地造成文史科系學生程度的下降。
閱讀術,我該看哪一本?
關於閱讀術,最基本且標準的「教材」應當是 Mortimer J. Adler 與 Charles Van Doren 合著的《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講的是現代文本的閱讀。閱讀這本書時,可以一邊作做階層式筆記,並且將書中所提的方法運用在自己的閱讀上。網路上已經有不少這本書的選錄、摘要或評介,可以參考。
如果要讀這本書,我建議可由第五章「做一個自我要求的讀者」開始讀起,在閱讀時檢討自己過去的閱讀習慣、經驗,然後再開始閱讀整本書。關於中國古籍(尤其是思想方面的古籍),則可參考《朱子語類》中「總論為學之方」、「讀書法」與徐復觀〈我的讀書生活〉一文。
市面上有許多以速讀,或一個月讀完數十本書為訴求的著作,就歷史學系學生而言,我並不推薦這些著作。因為這些書多半是商務界人士撰寫,他們的需求是閱讀商業、趨勢出版品,這些出版品往往不夠「硬」,沒有縝密的論證、複雜的概念、細緻的史實。這些商務書作者的目標是透過一本輕鬆的書傳達幾個關鍵的概念,這些書自然可以用速讀乃至其他方法閱讀,因為書中的論證大部分是可以用過即丟的東西。但這些方法並無法滿足歷史學的閱讀要求:了解文章的主題、論證、記憶重要的史實、制度與其意義,甚至與其他學者的相關論述進行比較。歷史學要求對文章進行縝密、精細的閱讀,觀照文章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基礎性文章的閱讀更是如此。
閱讀的核心問題
以下是幾個從《如何閱讀一本書》第五章摘出的問題,我個人認為這是整本書的keystone,如果覺得《如何閱讀一本書》太厚、太枯燥乏味、太過老生常談以 致於不屑一顧,不妨將以下這幾點放在心裡,並在每次閱讀時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
- 一個讀者必須提出的四個基礎問題:
- 整體而言,這本書到底在談些什麼?如何發展?如何論子題?
- 作者細部說了什麼,怎麼說?主要的論點、聲明、想法。
- 這本書有道理嗎 / 是真的嗎?為什麼?
- 這本書與你有何關聯?
- 超越基礎閱讀的層次,核心就在你不斷地提出問題。
- 檢視閱讀有助找出前兩者答案。而如未能回答後兩者,就算做完分析閱讀也不算功德圓滿。
- 你必須不斷的磨練自己能夠精準的回答上面這些問題。
思考方法的訓練
除了閱讀的技巧,思考的方法也是相當重要的一個議題。一般沒有受過訓練的思考偏向於聯想性的思考,但答題、寫作時往往需要邏輯性、架構性的思考。大前研一的《思考的技術》是我個人邏輯性/架構性思考的入門書。它的核心是麥肯錫的金字塔思考術,相關的著作亦不少,但我以為只需要讀一本掌握概念即可。
思考本身是多元的,在做歷史學閱讀時,往往也會有需要聯想性思考、比較性思考的時候,但如果欠缺邏輯性╱架構性思考,往往不能夠解析出文章的理路、以及特定史實的條件,這會使在比較、統合時做出錯誤的類比、延伸,這樣的思考自然混雜、沒有重點,在表達時也就會讓閱聽者摸不清所表達的事物。
我的閱讀方法
最後,仍列一些我個人閱讀文章時的方法:
- 注意文章的「標題」,好的標題能告訴你作者要處理的議題乃至基本立場。
- 可以先看文章的前言與結論,了解作者的基本立場、主旨後,再回過頭看中間的論述。
- 一般的學術性文章會以標題分段,通常每一段是要透過史實分析或檢討其他學者的說法來論證一個歷史解釋或評斷。這數個歷史解釋或評斷能夠証成文章的主旨,這就是整個文章的主要架構與論證。
- 好的作者會在一個段落中討論一件事,你可以針對每個小段作摘要(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問題1-2),最後再檢視各段之間的邏輯論證關係,這可以幫助你理解文章的主旨,以及文章中關鍵的組成部分在哪。
舉例而言,小林英夫〈1930年代後半期以後的臺灣「工業化」政策〉的「一、1930年代臺灣產業結構的整體特徵」便有8個段落,其主旨分別為:
1. 殖民地產業政策配合母國需求(了解臺灣產業問題的基本立場)
2. 領台以來至20年代的產業政策
3. 30年代的政策轉折
4. 尋求「過剩米糖」的處理方案(4.5兩段)
5. 米糖統制與戰時的經濟統制
6. 日月潭電廠使電氣化學產業可進駐臺灣
7. 總結30年代臺灣兩大經濟特徵
這一段是作為「工業化」政策推展當時的背景陳述。七個部份基本上是依照時間的先後說明總督府產業政策的演變,並且指出戰時的經濟統制、日月潭電廠使電氣化學產業可進駐臺灣是30年代臺灣兩大經濟特徵,這兩個特徵是貫穿全文的重要背景因素。因此這兩點就是這一段的重點所在。
- 找出文章的理路與論證方式後,你對這篇文章就有基本的理解。但歷史學的閱讀並不以此為滿足。你還得記憶特定的史實與它的歷史時空,理解特定的概念。
再舉小林英夫一文為例,文中提到「日月潭電廠」、「小林躋造」,你可能就必須就此翻閱相關辭書、了解該詞條的背景、過程、影響,再和文章有關的討論結合,甚至另作筆記,這樣才算對文章有完整的理解。
這是因為歷史學系的訓練不只是要讀懂文章的論旨而已,也不只是要你了解過去特定時空的特定事件發展「為何」而已。它要你透過一篇文章去對該文章所論述的歷史時空有基本的認識、理解,它要你說出歷史事件「如何」發展,這就必須奠基在你對歷史事實、歷史環境乃至時代精神的理解。
因此,記憶重要的基本史實便成為重要的工作。但如果你日後沒有興趣走歷史研究,我個人認為這部份你可以不用下太多功夫。
- 學界也有許多不會寫文章的人,如果看到某篇文章你真的看不懂,不一定是讀者的問題,有可能是連作者都搞不懂自己在談什麼,但仍要盡最大的努力去讀懂文章,尤其是需要對文章進行報告時。多跟人請教(以參考其他人對該文章的理解)、閱讀相關領域的著作(了解作者討論主題的基本概念)、增進自己的閱讀能力(辨別文章的邏輯、文筆)都有助於分辨文章的好壞。
- 閱讀歷史學的文章或史料時,還需要注意「歷史架構」與「歷史事件發展」之間的互動關係,許多敘事史家的著作將「歷史事件發展」,尤其是其中人物的活動、思考放到了文章的主要位置,但不代表他們沒有處理社會架構、歷史架構的問題,這兩個層面是讀歷史文章必須兼顧、互相參照的。
結語:歷史學是你想要的嗎?
最後,是時間分配的問題。時間管理的方法,市面上有很多商務書籍可以參考。但最根本的問題是,你的志趣何在?你要把什麼當作生活的重心?你把你面對的問題、課業或是挑戰給予多少的優先性?
人自然會對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做出最妥當的安排、規劃,給予足夠的時間,找最好的方法,使自己的努力得到最大的效用。當我們覺得事情做不好、時間不夠的時候,往往是因為我們不重視這件事。當我們發現,怎麼樣也沒辦法讓課業在自己的生活中佔有一席之地,那麼應該要開始思考就讀歷史學系是否是自己所想要的?如果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又該是如何?該如何達成?如果只是為了一張文憑,為什麼要念歷史學系?思考這些問題並不是要對自身或是歷史學進行否定,而是每個人必須找到他真正的志向跟興趣,並且去追求它,這樣的生活才會有樂趣。如果歷史學真的不是自己的志趣所在,那應該要開始尋找自己真正的志趣與渴望,充分利用己有的一切去追求它。私意以為,這才是對待人生的態度。
參考書單:
Mortimer J. Adler, Charles Van Doren 著,郝明義、朱衣譯,《如何閱讀一本書》。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3。
徐復觀,〈我的讀書生活〉,《文星》第四卷,第六期(1959.10.01)
黎靖德編,《朱子語類》。
大前研一著,謝育容、劉錦秀譯,《思考的技術》。臺北:商周出版,2009。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