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aiwan Historian Network

Monday, December 22, 2014

12-22 [隨筆] 生活.影像.歷史:《再見鄧南光》與《看見的時代》

《看見的時代》與《再見鄧南光》,翻開的是《再見鄧南光》第二冊「時代見證 1935-1960s」,圖為日治末期,美軍轟炸後的臺北。

最近大手筆買了兩套攝影集,都是夏門攝影企劃研究室製作的。一套是展覽合集《看見的時代》,一套是鄧南光的單人合集《再見鄧南光》,兩套書加起來要5000元,差不多是我目前三份工作薪水的1/3。(如果加上姚瑞中的《海市蜃樓IV》跟再版《臺灣廢墟迷走》的話,就是四套。不果我覺得那兩套比較不算攝影集)。

我個人對攝影的認識其實很淺,也沒有錢投入拍攝器材的採買(雖然在體會到手機鏡頭的侷限後,很想再進一步看看數位單眼,但我還沒時間跟心力研究它)。之所以會買下這兩套書,完全是基於作為一個歷史學徒的一種情感。或者,你也可以說是失心瘋。

怎麼說呢?在我們過去所閱讀的歷史課本,或歷史讀物中,為了節省成本,往往是使用沒有著作權問題,或者較為容易取得的官方影像紀錄。例如日治時期,就找某某州一覽或某某某大觀、某某便覽等等已經過了著作權保護的出版品。戰後,就大量使用官方的宣傳照片。對編撰者而言,影像加強了文字敘述所不及的,可見的真實感——與隨之帶來的說服力——所謂 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 ,又或者今日網路鄉民所言:「沒圖沒真相」。

但是,這些影像帶來的是什麼樣的真實呢?

多數的官方影像紀,展現了某種政治權力的視線:清潔整齊的街道,用以彰顯衛生政策的有效;檢閱遊行的領導人,呈現出紀律、權威與服從;剪彩儀式的照片,呈現出政要對國家建設的影響力。這樣的真實,伴隨著政治史為主的文字書寫,架構了我們對於歷史的某種想像:一種關乎政治認同的,關乎國家發展的敘述。但是,在這些權力的視線之外,人們是怎麼樣生活的呢?

這些照片沒有辦法回答。

那是今年暑假一次偶然的機會,走入撫臺街洋樓,看到當時正在進行的「臺北城風情」特展。那些由前輩攝影師拍攝的照片,與過去歷史課本或歷史讀物中的影像,呈現出完全不同的風情。那正是在政治權力視線之外的,人們生活的圖像(當然,這也是可以解讀出政治、權力的視線的,不過相較之下,那不是主軸)。那是人們逛街、趕路、鬥熱鬧、妝扮、工作、休息、玩耍的影像。那裡呈現的,是與官方照片完全不同的視野,一種生活與社會的風景。不同於官方影像紀錄中或模糊、或歡欣、或威嚴的面容,透過攝影師入世的雙眼,捕捉了更為豐富的——或喜、或怒、或哀、或樂或無聊——面孔或情境。就我個人而言,這些景象僅在李梅樹、李石樵、陳澄波等前輩畫家的畫作中看到,但不同於畫作,相片呈現了更準確的風景細節與容貌。透過這些照片,彷彿更能夠進一步想像、體會那個時代的氛圍與生活的景況。

從那個特展,我知道了夏門攝影企劃研究室這個專注於攝影史料保存與攝影史的團隊,也知道了鄧南光這個前輩攝影師,腦袋裡收錄了一些攝影史的片段資訊。8月時,知道行人出版社將要出版《鄧南光全集》時就很想買下了。無奈那時沒有錢。一直到最近,才有錢買下這套攝影集,連同夏門攝影企劃研究室策劃,在國美館展出的新特展《看見的時代》專輯一併收藏,成為一系列日治到戰後初期的影像紀錄。雖然耗資不斐,但卻讓我覺得很值得。那些日治時期的街景、等候公車的人們、廟會中的攤商與遊人、皇民奉公會的演習動員、沙崙海水浴場的泳客、風塵女子。每一張照片,都在透露一種故事。而從這些照片出發,我們可以看到一種不同的歷史,那種常民的、生活的、社會的歷史。

歷史不應該只是政治宏大敘事的描寫,而更應該是豐滿的,包含各式各樣的生命的東西。這些照片中所呈現的生活景象,對我來說,才是更應該追求的那一部分歷史面貌。今年年中,中央社也出版了《影像.中國:1911-1960》的照片選輯,但我實在對那些彰顯著權力視線的圖像沒有太多興趣,那是一種沒有民眾的民眾影像——只是作為國族敘事的註腳,而非故事的起源與切片。那裡,沒有生活——而這卻是《看見的時代》與《鄧南光全集》所具有的,也引誘著我的東西。

所以,我就花了一大筆錢把它們帶回家,然後繼續苦惱於已經飽和的藏書空間……

P. S.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所主持的「數位島嶼」網站,也收錄了鄧南光等前輩攝影師的老照片。雖然解析度不高,尺寸不大,但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前往看看,領會這些生活影像的生命力。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EasyReadMore##